來源:財聯社
近日,小米集團(01810.HK)股價連創曆史新高,逐漸引發市場關注。
2月27日,小米開盤一度拉漲超4%,衝高至58.7港元/股的曆史新高,期間有不少媒體爭相報道稱,雷軍財富短暫超越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,成為中國新首富。
但截至當日收盤,小米股價收跌5.68%,全天振幅近13%,總成交456.32億港元,突顯資金麵博弈之激烈。
實際上,在本輪港股科技股的火熱行情中,小米年內累計漲幅逾50%,僅次於風頭正盛的阿裏巴巴。相比之下,騰訊、美團等其他科技巨頭的年內漲幅均隻有兩成左右。
但從資金麵上看,小米股價近期連續走強,背後的推動力可能與阿裏巴巴完全不同。
據Wind數據顯示,近一月南向資金累計淨流入阿裏巴巴超過500億港元。毫無疑問,在本輪上漲中,內資的大舉加倉是阿裏巴巴持續走高的核心。
也表示,以南下資金為代表的內資一直是增配港股的重要力量,其在港股市場的定價權正在逐漸提升。
但反觀小米,近一個月僅僅累計獲得南向資金淨流入約21億港元,甚至也遠遠低於、等其他受益科技行情的公司。
此外,從淨買入的經紀商席位來看,近一個月以來,小米集團淨買入席位最高的是匯豐銀行、其次則是花旗銀行,期間兩家合計淨買入超2億股,主導買盤力量。
而以港股通為首的內資實際上則是減持居多,在外資券商席位大舉買入小米的同時,滬港通、深港通近一月累計賣出小米集團約5250萬股。這也意味著在小米股價高歌猛進的背後,外資更有可能是本輪行情的主要推手。
另一方麵,就在小米股價持續新高的同時,港股空頭對小米集團的沽空則是一路攀升。
據Wind數據顯示,自1月7日以來,小米集團每日的沽空規模逐級抬高。2月27日,小米股價創紀錄新高,日內沽空金額也來到55.07億港元的高點,較一個月前的日均水平倍增。
與此同時,截至2月27日,空頭對小米集團仍有高達3.49億股的未平倉股數,以近一個月的均價測算,存量沽空金額超百億港元,並且還在被小米不斷走高的股價逼空。
更有意思的是,就在這一個月內,高盛連發兩篇報告看多小米,目標價也是由38港元/股大幅抬升至58港元。
一個月前,高盛發表研究報告指,針對智能手機、平板計算機、智能手環與手表的國家補貼政策已於1月20日起啟動,預計小米將是主要受益者之一。彼時,高盛對小米長期業務增長及盈利能力貢獻有較高的可持續性看好,預計可受惠於潛在智能手機銷量提升,並給予目標價38港元,評級“買入”。
本周,高盛則再度發布報告上調小米目標價,稱看好小米最終會是AI贏家。在最新的報告中,高盛將小米12個月目標價從38港元大幅上調至58港元,並重申了“買入”評級。
高盛認為,小米在AI和IoT領域的戰略布局,未來幾年有望實現強勁增長。此外,業績層麵小米也還有很大想象空間。高盛預計,小米2025年的智能電動汽車交付量將達到36萬輛,超出管理層此前設定的30萬輛目標。
據媒體報道,小米2月27日的新品發布會上,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兩款重磅新品亮相,也有望成為短線股價的催化劑。
結合當前小米高高在上的股價,最新滾動市盈率來到62倍的高位區間,遠超當前恒生科技指數的估值水平,外資連續掃貨遇上空頭持續加碼,一輪新的多空大戰也可能一觸即發。
评论
谷歌留痕
回复你好你好好的话说
谷歌留痕
回复哈哈哈回家试试